- 孩子对我来说不是必须的,Ta跟远在非洲吃不饱饭的儿童来说对我没有什么两样: 我就是没感觉
- 悲伤的五个阶段
- 结婚真的要靠冲动
- 我已经过了交学费的年纪了
- 互联网永远是个工具 - 1
- 互联网永远是工具 - 2
- 豆瓣读书暂停评论功能
孩子对我来说不是必须的,Ta跟远在非洲吃不饱饭的儿童来说对我没有什么两样: 我就是没感觉
孩子对我来说不是必要的,即使有,也不一定要亲生. 但这跟你有屁毛线关系呢?
有一些话题真的说一次就好了,我没有能力,也不该去插手别人的生活.
而且有些问题,当你觉得它是个问题的时候,它就会一直存在, 例如性别歧视,例如肤色歧视. 当我们揪着问题本身不放, 只是无休止的辩论,批判,探讨,本来我们可以把精力放在更好的地方,技术在进步情况下,有些问题是可以自动被化解的.
我对人性是悲观的,现在应该说,我对个体表现出来的人性是悲观的,但群体却可以因为突变产生巨大的能量. 而这是我现在必须前进的方向.
说回孩子,我还没自大到要留自己的基因在这个世界上,要留下的应该是另一个更伟大的存在. (开玩笑的,我甚至已经觉得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会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哪有什么伟大)
悲伤的五个阶段
记录一下 Kubler-Ross 悲伤的五个阶段.发现挺有意思的.理解悲伤是为了走出悲伤
否認/隔離(Denial & Isolation): 两个世界的对抗: 内在期待的和客观世界的对抗.
憤怒(Anger) : 这时候我们会愤怒,可能是对自己的愤怒. 可能是对周遭人的愤怒.导致抱怨,情绪低下.
討價還價(Bargaining)我们开始发挥理性的力量了. 理性告诉你: 我要尽可能减少损失.
沮喪(Depression)
接受(Acceptance) : 有意思的是,你要是选择不接受结果, 其实也是一种结果.
参考
The Five Stages of Grief:An Examination of the Kubler-Ross Model
电影:有些悲伤就是不想走出来: 海邊的曼徹斯特
结婚真的要靠冲动
这是我从两个朋友身上观察到的,他们各自都有一段5年以上的恋爱关系,都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然后崩了
一个选择了闪婚不到一年重新认识女朋友然后现在老婆已经在怀孕阶段.一个现在借酒消愁. 这周跑步想到, 是不是相处越久的两个人越容易崩?
我的答案是: 是的.
解决方式也很简单: 看看你对 对方是否’冲动’,例如刚开始不久你是否有想跟ta 结婚的冲动.要是没有,这段感情还是早点结束吧.
当然,我尝试跳出婚姻这个框架: 婚姻对我来说什么都不是,本质就是宣传女方成为男方的一种财产,我还没有那么自大(女生看到这里可能看着不舒服,但实际上想想,例如你婚后遭遇家暴,看看警察是否理你 ).
我只是藐视社会的很多习以为文的制度并用自己的方式嘲笑着罢了
我已经过了交学费的年纪了
只记住了一句话:
经常有人说:如果要犯错, 趁年轻. 我补充一句:但要记住, 你不会永远年轻. 有些坑, 踩过一次就够了.
年纪到了一定时候,想的就是,不想再自己做边界内的探索了,直接尽可能请教专家. 在边界无人之地才需要你踏出第一步的勇气
投资”交学费”要趁早:年轻没什么钱的时候正是开始投资的最佳时机
互联网永远是个工具 - 1
全网在为外卖骑手叫不平, 说他们工作是多么危险,美团调度平台的算法是多么 ‘冷血’ , 我在朋友圈发了这段文字:
没落实到行动的声讨我觉得就是自我感动的弱智
提前订餐,给平台和骑手大的预期和准备时间,这只是缓解方式之一
上一次记得外卖舆论是产生的塑料垃圾
热点都会过去,只留下10w+的文章.
骑手之间的内卷: 你越是想要更快赚钱,只是变相伤害你的同行.
说到底,只是因为劳动力便宜可替代性高.
互联网永远是个工具.
互联网永远是工具 - 2
工具造就了我们人类本身. (我们身体在进化上真的越来越脆弱,区分我们的是我们使用的工具.)
按我之前这篇文章的观点 磕叨两句
1 | 这样的情况下, 我只能奉劝大家接受: **尽早接受机器将会比你更懂你,更懂群体这个事实**. |
豆瓣读书暂停评论功能
一片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