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读书笔记来自简书人称六神的 让未来现在就来. 作者现在在深圳南山科技园上班. 刚好完美错过.
豆瓣链接:让未来现在就来
这篇书评我喜欢:他那么拼命,是因为他知道自己要什么
初认六神
最早看到这个人的名字是简书上的一篇文章: 别学东学西了,先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吧
关注后发现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谁来解释一下他跟六神花露水是什么关系)
欣赏
- 文章中心明确,基本看题目就好了.不会一个话题不断往外扩散.懂用力的力度.
- 可操作性强
- 绘图有意思.把他的思维,以清晰而又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样的书,不抢手都难.
下面或许是我做过最凌乱的读书笔记了.
前言
作者的学习历程:
- 参加社群,学习分享到分享给别人: 从原来吃别人炒的菜,听别人的讲解,到后来带着别人炒菜;
- 100天阅读计划,学习阅读: 快读阅读 -> 精读阅读 -> 主题阅读;
- 学习写作: 把每一写作过程当做是一次产品周期,打磨与迭代,这也是经营自己的一种手段
关于时间
碎片化时间利用:
比你忙的人还在想办法挤时间
- 李开复: 把时间切块使用. 例如发微博, 用工具一次性整理,自己分时间段选择性发布(经营的必要)
- 秋叶大叔: 经常出差,碎片化利用时间是逼出来的: 车上阅读,快速阅读,目标导向;
- 梁文道: 事情很多, 强迫养成的技能: 很快就能进入阅读状态.
总结: 都是时间不够用,大牛的做法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逃避的理由.
三种模式的人
沉睡者模式
朝九晚五,很闲
- 有想改变的心 (WakeUp), 作者下面提的到的方法也是在这基础上的.
- 设定一些需要费劲又不是很难的目标(摘苹果的故事): 生活习惯的改变, 培养跟工作相关的技能
学习者模式:
这种人,很忙,手头干不完的活,恐怖的是有时会不禁怀疑自己是否在瞎忙.
- 回去三省: 今天干的有利于我的业绩么? 有利于我个人发展吗? 最大限度地利用公司资源类 BOSS 面前表现了吗?
作者建议这种人: - 学会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关注自己的学习区
- 学会保持关注, 利用番茄钟之类的工具辅助自己(妈的这琐事我要在一个番茄钟完成),关于番茄的故事
- 学会记录自己的时间, 搞清楚自己一天的时间流向 (时间是一项稀缺资源,避免高买低买)
智者模式
学会了选择性忙,到这个阶段的,再发点力就是大牛了(或者已经是了)
- 进入学习+分享者模式,你会发现你会更忙,但你的知识已经在开始为你创造价值
- 利用8/2法则,做时间杠杆应用,利用块状时间完成高效的事情, 断舍离低成效的事务
你为什么要学习时间管理
先找到你的 Why
大部分人陷入的怪圈: 先看到自己的现状(what)-> 在书本和公众号看到技能和方法(How)->尝试->受挫 -> 低迷-> 回到原点
为什么: 只有发自内心的渴求,才能真正的影响我们自己的行为.
黄金圈法则 Why -> How -> What: WHY(影响自己内在的动因) -> 如何去做? 选择什么样的工具, 方法和策略 ->做什么? (要达到的成果 )
然后才是 How
所以,首先是从为什么出发,然后才是觉得自己可以怎么做.
执行和检查:
- 如何列任务清单
- 如何设置每日清单
- 如何应对干扰
- 如何保持专注
- 如何判断一项工作的优先级? 四象限还是 ABC
- 如何衡量你的成功? 小确幸要不要记录(小确幸是来自村上的一本书)
对抗拖延症
拖拉的原因: 我们口是心非;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人天性本来就是自由散漫的; 意识不到机会成本,喜欢立刻到手的好处;
拖拉一点也无妨这本书提出了有趣的观点:
- 承认我们都会拖拉: 这是正常现象. 抛弃拖拉给你带来的负罪感, 但要有策略性的拖拉- 结构拖延法
- 结构拖延法: 根据优先级清单,有选择性地拖拉. (关键: 先知道自己要完成的, 不要有内疚,这件不想做就去做另外一件) : 起码你做了别的事情,总比你在这刷手机强
(实践)21天速效治疗拖延症:吞青蛙
- 明确你的三只大青蛙(天/周/月/年): 确定你最重要的事情,必须由你做,且回报丰厚的
- 先吃掉最大最丑的: 三个中更重要更难的一个.每天至少要在它身上投入20%的时间
- 每天保护自己的青蛙区间: 找到最适合自己吞青蛙的时间(也就是你最高效的时间区间)并保护好它
- 把’3的法则’ 运用到你的整个生活 : 围绕重要,但不紧急,高杠杆活动来组织生活
- 创建并严格每天遵守的”待办事项清单” : 你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具有重大意义的活动
早起是个技术活
关于怎么睡觉和早起的好处, 以前写过的书摘: (书)有效睡眠 (Power Sleep) 和
早起的好处:
- 一早起来做计划,建立 TODOLIST 一天行程一目了然(对自己生活控制感的自信)
- 清晨注意力集中.没有外在干扰.
- 大脑活跃,对难啃问题更有精力处理
早起是门技术活
- 慢慢适应: 一开始六点起床,坚持一周,然后提前半个小时.
- 午休和晚休: 保证每天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5+0.5+0.5)
- 外在工具: 三个闹铃: 手环-手机-音响
- 仪式动作: 想想你起床后,可以固定下来的动作,当做一个仪式进行.
- 用早起倒逼早睡 : 不要可以缩短你的睡眠时间.
早起干嘛?
这是一个好问题,我试过一段时间真的一大早起来,最后发现自己其实不知道要干嘛.这其实是变成了 what->how 没有 Why. 建议实施前一定要想好.
作者是按番茄钟实施的:
- 晨间日志: 回顾,总结. 对比周计划月计划,看看当前有哪些重要的事情
- 锻炼: 室内(KEEP)
- 阅读: 1~2个番茄钟阅读,学习和观察,然后用到自己身上
- 处理工作: 让老板看到你在工作的工作技巧. 打开”桌面日历”,挑难度最大的开始.
养成习惯
总结成一点: 心理负担不要太大.很多时候我们是预期高,希望短时间内见效.
(是有这样的技巧,我可以介绍一下,里面让你的生活有改变)
重要的是开始,不是方法
不是列书单,不是用番茄时钟,不是加入兴趣小组下高昂的赌注,你只需要每天在路上,把书打开一下就好,一下,下…看几页也没关系,先培养感情..
(上面这段话好有感触,或许是精经历太多次坚持-放弃模式, 要是一开始不设计得太高,一步步往前走,就那么一下下,就那么每天一点点,或许真的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承认人是有惰性的,每天坚持谁也做不到.
给自己奖励
唉,干点别的吧 : 热血买了四套记事本,每天坚持写手账的习惯养成失败. - 跑去玩手绘
嗨, 失败了大不了再来 : 小步开始,鼓励性坚持,要是还是失败, 要是它还值得你去追求,那就重来: 分解每个阶段去实现, 每个阶段给自己设置奖励和惩罚. 最后,继续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 每天变得好一点,那也足够了不是么?
总结:(养成阅读习惯的建议,一个月疗程)包里永远有一本书
每周买一本书
用光你图书馆借书卡的借书额度
每天把书打开一下
作者的实践
心态变化
- 时间是管理不了的,一秒一秒过,不快不慢. 如果我们可以利用早上这段时间做一些重要的事情, 那么即使这一天什么都没干, 我们也会觉得很有收获.
这就是常说的, 专注重要的事,成就现在的你.
- 早起只是一个手段,让自己有一整块不受干扰的时间来完成每天最重要的事务.
- 改变需要慢慢来,在这过程先培养自己对自己生活节奏的控制感. 例如慢慢提前半个小时起床.
行动
方法:结构性拖延+坚持吞青蛙(清单) + 社区力量 (利用群体的力量)
养成习惯: 记账,健身,阅读,写作,手绘
因为一个很小的习惯如果我们能坚持下来,就会给自己带来信心.从一个习惯开始, 变成一个良性循环,你会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如果你想培养阅读的习惯,就每天把书打开一下;如果你想练习手绘,就每天照着聊天对话框里的表情图标,画几个人;如果想养成长跑的习惯,就每天穿上跑鞋围着自己家的楼跑步….
构建知识体系
读书要贪, 但要有选择性地贪
读书三做三不做
- 多读不同意见的书
- 多读历史
- 中西对比,融会贯通
- 翻译劣质的书不读
- 少读纯理论的书
- 少读成功学的书
如何架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直接上思维导图吧
自己看书的好处
- 随时随地:更高效.
- 系统学习
- 随时暂停,带着自己的疑问找到答案
- 重要的是,自学会成为自己能力的一部分
对培训的建议
- 培训是放在进阶上的,先自己入门
- 培训前准备好自己的问题
- (赞)带着转化的心态去上: 你只是在听课,而我复制了整个流程
这样读书就够了
利用80/20法则,这本书23块,也就是我只花了30min+23块的费用就让作者帮我解决了一个难题,这比我从头看到尾,到处做笔记摘录,最后写出一篇书评哪样更有效呢?
职场阅读,你根本不需要一本书从头读到尾,你也不需要强迫自己记住书中所有的闪光点.你要做的是什么? 是当你读到其中一个片段,你能够发现自己的问题,然后尝试应用书中的知识解决自己的问题
快速阅读:30min 解决一本书
国王心态: 我花30min 让你介绍你自己,不能引起我兴趣的你就滚吧.
- 5min: 主题是什么,作者自序(作者什么背景,为什么写这书,解决了什么问题)
- 5min关键点扫读: 看黑体字,表格,插画,总结
- 15min: 根据上一步,对关键目标进行”打劫”
- 5min 输出总结(思维导图)
用20%的时间完成80%的重点阅读,假如真的是一本好书,那就下次迭代.
快速阅读缺点: 只适合商业书籍或者技能基础入门.(商业数据往往结论先行)
主题阅读:
没有快速阅读能力,主题阅读就会变成群殴.
- 确定你要培养的主题
- 行业评分最高的书,不断发散找到相似主题的书籍(豆瓣)
- 巧用便利贴,把书里跟主题有关的内容标记出来
- 验证:到底有没有读懂,来一个分享吧.
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 你忘记了绝大多数看过的,但是你记住的,成为了现在的你
设计你的职场
能做事,会抱大腿
能做事
- 结果导向: 给你一件事,你干好了;再给你一件事,你也干好了,这叫会干活
- 注重过程: 有计划,能分轻重,考虑风险,把控得当; 事后有总结有回顾
会抱大腿
- 双赢: 你能利用你的能力为领导服务,领导也知道他能给你提供什么
- 知己知彼: 对彼此所需所求十分清楚,合作自然更愉快高效
下班后的8小时
我不是让你加班,我是想让你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 任何事情都是你自己的选择.是每天等着下班,还是实践1w理论成为专家,还是工作生活区分开,这些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 在变化的时代,需要快速适应.利用好你下班后的8小时
- 不提倡加班,但要想办法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工作中不会的,创业后更不会
你的工作就是一种创业,你的每一个任务,都是在做产品.你的老板就是你的天使投资,每一次项目都是你锻炼自己创业技能的机会.
关于跳槽
推荐一本书,最近一次跳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程序员跳槽全攻略
再强调一次:不要瞎跳槽,想清楚了.
关于领导
- 你关注你的领导都做了什么吗?
没有人为事复杂的时候,你来负责. 不管有没有给你头衔,你都是领导.
- 年轻气盛的时候,你拼过了么?
当团队还没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的时候,你会不会选择站出来?
规划人生
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走过的路,爬过的坑跟你叙述一遍,我写文章的目的不是让你绕过那些大山和坑,而是告诉你,尽管你会遇到那些大坑和深坡,但是没事,你会扛过去的.
大神是用来学习和超越的
自学的能力
如果我们暂时一无所有,至少还有机会去尝试.
尝试记录自己每天的时间开销,金钱开销
尝试读不不同类型的书籍
尝试走出自己的城市
尝试认识新的朋友
尝试用打卡软件记录自己的运动状态
尝试结束单身
尝试学习与女友相处的技巧
…
附录
本来想把里面提到的书籍整理出来, 结果发现有人已经做了.链接.当做一个书单慢慢补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