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大家介绍我端午折腾两天的成果,关于 NAS(网络附属存储,接地气叫做我的个人数据中心)
- 我的需求
- 目前实现的功能
- 可以继续探索:
- 放靓照
- 具体实施
- 参考的大量文章
最近一周最大的成就就是报了一个学车的速成班, 练了一个星期的车,过了科目二.已经达到目的了.科目三和科目四只能找找时间再去考了.海淘的HPE ProLiant MicroServer Gen10 端午前到货,趁着假期捣鼓了一把.
我的需求
总体来说, Life Hack 的目标都是自动化以及减少依赖.看看我有的痛点:
- 我的视频都放在移动硬盘里面,每一次要看片都需要插入到电脑. 要是想在手机看, 需要提前下载到文件夹.麻烦.
我对电影的口味偏老,喜欢的视频会反复看.所以使用视频 app 在线观看是不符合我的.
Mac 的 Time Machine十分优秀,但每一次备份都要拿硬盘插入电脑. 太麻烦了.
数据资料可靠性未知: 很害怕有一天硬盘坏了我就懵逼了,我需要一个备份,最好是能自动下来不用我操心.
我的数据本身其实很分散,我希望可以在一个地方可以集中管理.
目前实现的功能
x : 所有的影片都放在一个4T 的硬盘里面,并通过 Samba在局域网内共享. iPhone 和 ipad 安装一个 Infuse 可以随时访问里面内容.
x: 数据备份. 一个脚本可以解决~~
可以继续探索:
[]: 搭建自己的私有云.
[]: 把服务器放在公网上(使得外部网络也能访问)
这两点可以做,但我现在没有足够的动力.需求不强.
放靓照
具体实施
上图
Q&A 我的一些理解
Q: 系统为啥选择 Ubuntu
A: 对读者分两步走. 先确定你要的系统: 市面上可选的有三种, Window, 群辉, Linux. 群辉是专门干家庭 NAS, 配套的软件很多,但价格贵,软件功能也没有开源的 Linux 系统多. 尤其当你依赖别人的系统和软件,有自己的需求时就很被动了. 所以第一步我选择了 Linux.第二步,确认是 Ubuntu Desktop. 因为我不想折腾,我希望我的服务器稳定,操作人性化,对 docker 友好(不想弄乱自己的系统环境,操作尽可能用 docker). 所以选择了Ubuntu Desktop. 最后为啥不是最新版本的18.04,而是16.04, 因为制作 U 盘镜像的时候, Gen10 一直安装不了18.04,整了很久,最后放弃用16.04.
Q: 一定要买专用的服务器才能制作自己的数据中心?
A: 肯定不是.看上面,发挥作用的大部分是软件,你拿一台快淘汰的机器(配置一般但还能跑),能跑起 Linux, 有空间装服务软件就可以了.我买 HP 的原因在于:机身min, 好看一些.惠普的机器其实很耐 cao,避免我今后花很多时间在硬件维护上.4个硬盘,上面大部分两个硬盘位我肯定不够用.至于很多人考虑的节能,噪音我看来差不多就可以了.
Q: 使用 docker的原因是?
A: 配置复杂的软件,要是手动装,容易搞乱系统不说,删除也麻烦. docker 就是专门为此而生的.
Q: 为啥没有使用 Emby
Emby 的确很厉害,全平台通吃.但我喜欢看的电影更多是主动搜索下载的,最重要的原因,手机一些功能收钱,太贵了…就我的需求来看,花钱是浪费的.所以最后使用 服务器走Samba共享文件, 手机端使用Infuse远程访问的形式. 需求完全满足美滋滋☺️.
Q: 其他:
系统直接上 ssd,200G 够用,操作没有卡顿就是爽. 在设置 Samba,出现访问不了的,看看ip 有没有问题,文件权限是否设置 OK. Samba 账号密码是否设置 OK,还可以查看smaba 服务日志,(默认在/ var/log/samba 查看日志)看看哪里出了问题. 早上我定位老半天,最后通过日志发现是我配置文件写错了. users 写成 user. 哭死😭 😭. 网上有说smb 和 asp 协议效率有差异, asp 更快.现在够用,再说.
参考的大量文章
搭建家庭 NAS 服务器有什么好方案? - 無拘野馬的回答 - 知乎
在 Linux 上搭建 Time Machine 备份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