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流,wiki 上解释上是:如何把工作前后组织在一起建立的逻辑和规则.目标还是让人更具生产效率. 今天探讨的是怎么在工作中获得一致性
你可能有的痛点:
思路经常中断: 一篇文章,在家写作一半.到了外面,搭地铁,午休时间,你想继续写,但已经忘记前面写到哪里了.要写也只能凭记忆或者感觉.
电脑必须随身: 工作资料都在里面, 离开它你基本无法干活.你知道电脑总有一天会损坏,糟糕的是,你懒得未雨绸缪.并相信今天不会那么倒霉.
大量的资料(其实就是电影)放在移动硬盘上,每次访问都需要插线拔线.
单个屏幕: 我浏览器经常是20多个窗口,N多个文件夹.每次查找都要遍历
这些痛点至少是我今年才意识到并想办法解决的.现在来看,以前的我是浪费多少没必要的时间在无脑的机械工作上. 对付机械, 就应该采用机械本身.
解决方式没那么复杂, 而且也不反人类: 同步. 方案在以前的博文也有提到
工作流:多屏幕切换 工作流:NAS搭建 安全技能树简版-基础必备(三) 简单介绍一下vps vps 还能做的 我的新玩具,我的新工具但我没有提到一个重要的一点: 这些搭建起来对我意味着什么? * . 答案是: *可靠的一致性 *. 在获取这个可靠的一致性的时候,我还遗漏了一个最重要的角色: *Apple. 上面的服务都是围绕着 apple 这个主干的叶子.
Apple 解决了我什么问题
- 无缝衔接
使用apple 的备忘录, 同时打开airdrop,手机写一半的文字自动会在电脑显示,
养成这个习惯之后,我印象笔记很少打开了. 印象笔记成为我的资料仓库,日常交互是apple 原生的备忘录.
在手机上打开一个网页(通常是微信公众号文章跳转到safari, 因为在我的显示器阅读事业更广) ,
有一次我的airdrop出了问题,大概两三天的时间.我当时看着我的手机,感觉就是:难受.它就真的只是手机了,我必须在上面完成很多事情.在工位让我传个大文件,我能想到的竟然是通过QQ或者或者盘(企业微信单个文件500M限制).
通过QQ或者U盘传文件那可是上古时代的操作呀…
- 恢复与备份
iTunes 的手机备份 和 mac上的时间机器.我觉得这真的是天才的设计.
现在备份我都是无感知的,偶尔无聊的时候看一下.
为此我还做了什么
我在 vps 机器上的git 服务是对apple 的一个补充.毕竟我大部分时间花在终端上的(写作代码都是vim, 我不想我的视野还要离开)
我的nas 基本就是为了apple 存在的. apple还是有缺点的,硬盘太贵了,而且不具备扩容.为了保险起见, 时间机器,iTunes 的手机备份,iMac存一份,nas一份.
我的企业级路由器TP-LINK TL-WVR1750G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mac 和 nas之间备份效率高一点. 后面琢磨的小心局域网反而是额外的.
2018年10月的时候,把自己icloud 的存储方案从0.99$/月 升级到 2.99$/月. 换来的是存储空间从50G到200G. 我不会在我的icloud 备份手机,但工作上我的桌面东西会很多,升级空间之后我现在桌面不整理了,一致性是icloud 来保证.
反而是git 服务是跟mac 并行的.这算是我的一个保留吧.
为什么是Apple
上面说白了,就是云同步嘛.
某度云2T空间不要钱.安卓手机用某米(没有贬低的意思)性价比之王,你这是在扯淡?
我觉得我是米粉有两个原因,实际上只有一个原因: 隐私.
一致性
我这篇文章说的就是一致性.
apple 的产品线,拆分单个来看,你可以说xx手机比iPhone 强大(这个我不怀疑), xx笔记本比mac好(这个我强烈怀疑是否存在). 但当把它们当成一个整体来看,我认为在一致性体验上至少是没有对手, 从手机到电脑. 我现在的生活状态,一致性是很重要的,处于割裂状态的产品会让我发疯,体现在生活上的就是租房,我宁愿多花点钱租自如,也不想跟乱七八糟的小中介打交道.
隐私
我只是觉得现在国内的互联网(国外不了解)让我感觉到不对劲(毕竟还是干这一行的,不说恶心). 某度云,开源的Android,等国内的一众产品.不是说产品有问题,而是出发点有问题.互联网的指标是啥,用户,日活,月活,做支付的,关心有多少用户绑定的银行卡,线下支付的场景.他们试图无穷尽地手机你个人的偏好,试图比你还了解你,目的只有一个,转换率: 给你推荐广告(广告模式),让你冲动消费(电商模式).在他们面前,用户不再是一个个体,而是一种为达到某种目的的原材料.
现在例外的apple 算一个.或许Tencent算一个
apple靠的是iPhone 本身的溢价能力,以及周边的服务进行盈利.对外宣传是,我们特别看重用户的隐私.我选择相信.
国内类似的公司,或许还有一个:Tencent. Tencent今年被骂得最多,因为部门割裂,盈利主要考游戏.股价也主要因为游戏版本号审批腰斩了个半.但部门割裂对消费者是坏事么? 不同部门数据不互通反而对我们是一种保护.强大的阿里,算法驱动数据互通的字节跳动,反而让我看到一种垄断的恐惧.
等哪一天apple也想靠用户数据赚钱了,会是一种灾难.而我上面这些服务,重建工程也是会很大的.但相信总会有方法的.
价格:
我的6sp 至今还在服役状态, 除非有一天硬件损坏吧,不然还可以继续用(在某宝买个大一点容量电池自己动手换,120rmb左右,满血复活)
我的mbp 是2015年般的,15年入手,到现在操劳了三年,还是那么好用.唯一一种可能就是有一天的硬件损坏.但我有iTunes和时间机器.
有哪些看起来很贵,实际很便宜的东西? 在我使用的角度上来说,apple的产品是很”便宜”的.入手咬一咬牙,好好珍惜,剩下的就是让时间均摊成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