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周末回家-我对父母的看法


我关心他们的基本生活,健康,但他们的快乐我管不了

关于父母

  1. 周末回了一趟家,我突然意识到,我的任性,孩子气,或许跟我妈是一致的. 也不能说是遗传,更像是从小生活在那样的环境被影响的: 就是那种十分没有安全感,只能通过不断发脾气来制造存在感.

  2. 我妈,即便比我多活了二十多年,却还是小孩(贬义).

  3. 我现在很开心,因为我已经过了那个阶段,其实人主要相信,自己应该对自己的所有遭遇,生活负责,那就能成长.

  4. 我是慢慢变得柔和起来,我不会主动去惹事,我也没必要打击某些人.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这对我又有什么好处?

  5. 我还是幸运的,家庭的事情我大多不头疼.因为我经济上不靠他们,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我跟我父母相隔天高地远,他们就算不开心也得自己调解.

  6. 不过即便这样,父母的各种保险我都是上齐的,反正我关心他们的生活,健康,但快乐我管不了. 都是大人了,比我多活几十年,难道他们真的认为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有一辈子让他们开开心心的义务?

在这里多唠叨几句,大部分情况,对你家人的好,只会把你坑了.尤其是你已经超越了你父母很多. 关心他们最基本的一些生活状况(因为我做不到每天,甚至每个月一次的嘘寒问暖),所以我管他们的身体健康,保险上齐. 但我不会每个月固定给他们钱,尤其在他们还有工作能力的时候: 每个月给钱,预期拉的太高,以后断了他们反而不适应. 每一次他们向我伸手要钱,都会让我很不乐意且我会问很多事情: 我必须确保他们没有陷入传销骗局/保健产品骗局;

  1. 不要让你的父母成为你懒惰的借口. 裸辞前有一段时间我就是太过多考虑父母导致畏畏缩缩. 现在仔细想想,他们在我的人生道路起到的正面作用真的有限,我以前很少考虑他们的感受,怎么会在这个时候犯迷糊.

  2. 这事情,我有一天突然想通的,其实也很简单.我假设我现在就是我的孩子,现在ta过得十分糟心,想尝试另一种生活方式,我要因为我的存在让我的孩子死死忍受吗? 我的答案是不会.我认为我父母的答案也应该是不会.想到这,我就释怀了.

  3. 我们这一代的父母(70年代),其实已经很好了.就平均而言,他们生活在中国经济最发展的年代,文革的时候他们只是小孩,十几岁的年纪,文革就要结束了.在壮年的时候,是改革开放.只要勤劳,日子不会太差.甚至胆大一点,钱会比现在容易赚多了.
    我爷爷奶奶那一代,在壮年的时候经历里文革,他们才倒霉,而且还有饥荒,提心吊胆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爆发的战争. 他们不用经历,我们这一代人要面临少子化,科技经济增长动力不足.
    而我这一代,现在经济发展其实陷入了停滞状态,少子化问题的后果已经慢慢凸显,以后我们这一代要面临社保后继无力,人力成本上升
    举个例子,我妈,肺癌治疗费用有50%能被国家的医保覆盖,这是很了不起的.但等到我老的时候,我可不会指望我也能有这么高的报销比例.

他们应该知足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

我这一代,或者下一次,总要有人走出去的,即便艰难.

影响

心理学有一个理论,人的第一次成长,就是对父母幻想的破灭.父母是我们第一个接触的人,从无所不能到意识到他们也是有普通的,平庸的,到这一个阶段,小孩成长的方式就会很多样,逃避的,反抗的,接纳的…人生就是这样分叉开来的.
要是父母太强势,如父亲,如母亲,那小孩的心理年龄可能就一直停留在某个阶段了.

至于我,我个人认为就是我是一个千疮百孔的人,基本上你能想象的,糟糕的原生家庭的样子,我家都有,例如吧

  • 我的父母打从我懂事以来就一直在吵架,却不会离婚. 毕竟是传统的潮汕人,我看来真是可笑

  • 我家里的小孩,我,我弟,我姐,我妹,从小就是被打.

我喜欢阅读,只不过是因为从小经常被打,哭的时候我只能拿起一本书来看,转移注意力,转移眼泪.在书中,我构建了我自己的偶像,进而化解了对父母的幻想.

  • 即便是在读小学初中,家里的小孩都要出去打零碎工.别人放学出去玩,我去工厂干一两个小时活.

  • 家里的女生,我姐和我妹, 连书都读不完.就是重男轻女,我父母就是短视.

这些事情,我是不愿意展开讲的,点到为止就好.有时候我在想,到底是这些经历成就了现在的我,还是我其实可以走得更远要是没有这些经历的话.

死亡

以上这些,再过100年,都将被遗忘,就像这片土地曾经发生过的一样.
我期待有一天,在我死亡到来那一刻,我可以站在上帝面前,说:怎么样,你的这个造物, 我表现的还行吧?

我的父母呀,你们这辈子,也就这样了.我,还没结束,还没结束…

欢迎用Dogecoin支持我不断记录